
来源:中公教师网 时间:2014-10-10 14:42:54
1.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A.小组活动
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答案】C。解析:进行班级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班主任的经常性工作。
2.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社会活动
【答案】B。解析:学校课外活动主要以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学科活动为主,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3.我国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答案】A。解析: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4.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答案】B。解析: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基层组织。
5.我国于1986年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答案】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多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6.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C.性条件反射
D.非理性条件反射
【答案】A。解析: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他主要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
7.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少年期
D.青春期
【答案】C。解析:社会自我在少年期时基本成熟。
8.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答案】B。解析: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巴甫洛夫。
9.( )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A.观摩教学
B.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
C.开展微格教学
D.反思教学经验
【答案】C。解析:由微格教学的定义可知。
10.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 )。
A.位置记忆法
B.简缩和编歌诀
C.谐音联想法
D.视觉联想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