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

返回上一页
全部
清空

搜索

德育方法

来源:中公陕西教师资格考试网  时间:2023-12-21 20:47:35

一、考情分析

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德育方法在教师资格证中学中学考试中属于常考的知识点,考查的题型需要我们以全题型备考,包括单选题,辨析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且考查方式日趋灵活化,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

二、知识再现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1.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1)语言说服法

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

是非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

(2)事实说服法

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2.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学生又富有模仿性,爱效法父母、师长,学习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伟人、英雄、学者。在良好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1)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导师,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当然是青少年学习的典范。

(2)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长者给青少年学生所做的示范,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榜样。

(3)榜样。学生中的榜样产生于学生,为学生亲近与熟悉,容易引起学生的关心与学习。

3.实际锻炼法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实际锻炼法包括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

(1)常规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行为练习,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2)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可以加深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使优良的思想品德日益巩固起来。

4.情感陶冶法

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1)人格感化。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陶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是通过说理和要求来教育学生,而是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和积极进取。

(2)环境陶冶。良好的环境总是养成人的良好品德,不良境遇则往往导致人的不良习性。

(3)艺术陶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我们应组织学生阅读文学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画展,从中获得启示,受到陶冶。

5.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自我修养的方法一般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6.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主要是通过对受教育者品德进行肯定性或否定性评价来引导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方法。通常根据评价结果对受教育者进行表扬和奖励或者批评和惩罚。表扬和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予以肯定性评价,以引导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而批评和惩罚则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品德评价的具体方法有: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三、小试牛刀:

1.某老师为了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经常采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属于品德教育的(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方法。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题干中的“表扬”、“处分”等方式均属于品德评价法,故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包括语言说服法和事实说服法。题干中老师并未采取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选项B,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题干中老师并未树立榜样号召大家进行学习,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选项C,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并未体现潜移默化的作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选项。

(责任编辑:lx61888)

互动交流

  • 订阅号二维码

    共享资讯全面备考


  • 每日分享优质资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