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

返回上一页
全部
清空

搜索

2025特岗教师教育基础知识:学习迁移的分类

来源:中公陕西特岗教师考试网  时间:2025-04-24 10:44:30

学习迁移的分类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考点,属于教育心理学部分,相对来说难度不大,主要以例子型的选择题进行呈现。接下来主要针对学习迁移的分类进行具体阐述。

一、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构进行划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正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学完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骑三轮车。在题目中出现“有利于”、“促进”、“提高”、“增强”等关键词,即为正迁移。

2.负迁移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学习英语的音标发音受到最初学习汉语拼音的干扰。在题目中出现“阻碍”、“干扰”、“抑制”等关键词,即为负迁移。

二、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可以把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

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俗些说,就是谁也不包含谁。例如,先学“锐角”,再学“钝角”,锐角、钝角两个概念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属于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迁移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例如,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再学习“四边形”的概念,即原有知识的概括水平低,新学习的概括水平高。一是自上而下的迁移,例如,学了“角”的概念之后,再学习“直角”、“锐角”等概念,即原有知识的概括水平高,新学习的概括水平低。

三、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顺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产生的影响。例如,前摄抑制就是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学习内容的消极影响。

2.逆向迁移

逆向迁移是指后续学习对先学习的内容产生的影响。例如,倒摄抑制就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消极影响。

这一分类方式还需要给大家点出的是,在考试中,经常将此种分类与第一种分类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相结合进行考查。例如,前面提到的例子,学完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既是正迁移,又是顺向迁移,即顺向正迁移。

四、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学习内容的影响,可理解为由一般到具体。例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会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习的审题态度。

2.具体迁移

具体迁移又称“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可理解为由具体到具体。例如,学生学会写“木”字,有助于写“林”字。

五、根据迁移过程所需的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例如,先学习水果的概念,再学习苹果的概念,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改变水果的认知结构,只是水果的概念知识得到了充实,也就是数量上的变化。

2.顺应性迁移是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原有认知经验能适应外界的变化。例如,之前认为学习好的就是“好孩子”,后来发现“乐于助人”、“勤劳勇敢”等也是“好孩子”,这个时候就需要调整原有“好孩子”的概念,形成质的变化。

3.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适应新的情境。例如,对一些原有舞蹈或体操的动作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合后,编排出新的舞蹈或体操动作。再例如,掌握了pot这个单词后,原有经验成分不变,重新调整,即可学会top。

【题目练习】

1.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迁移的分类。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而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而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题干中,“温故而知新”是指复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知识,因此是先前学习内容对后学习内容的积极影响。因此,本题应选D。

以上为学习迁移的分类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lx123987)

互动交流

  • 订阅号二维码

    共享资讯全面备考

  • 服务号二维码

    每日分享优质招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