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公教师网 时间:2014-07-25 15:30:53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E。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
2.【答案】CD。解析: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需须服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代表人物有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迪尔凯姆)、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托普尔。
3.【答案】ACD 。解析:略。
4.【答案】BCD。解析: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它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初发起的能量。(2)指向功能。人的行为受动机所指引。(3)调节与维持功能。
5.【答案】ABC。解析:略。
三、填空题
1.学校教育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生命健康权
4.言语直观
5.聘任
6.启发式
7.自我效能感
8.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训练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2.【答案要点】
表情的种类有:
(1)面部表情:由面部肌肉和腺体变化来表现情绪的,是由眉、眼、鼻、嘴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是人类的基本沟通方式,也是情绪表达的基本方式,有泛文化性。
七种表情:快乐、惊讶、生气、厌恶、害怕、悲伤、轻视。易辨认的表情是快乐、痛苦。较难辨认的是恐惧、悲哀。难辨认的是怀疑、怜悯。
(2)身段表情:由人的身体姿态、动作变化来表达情绪。不具跨文化性,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3)语调表情: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情绪的,也是一种副语言现象。
3.【答案要点】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4.【答案要点】
新旧课程价值观的主要区别是:
传统课程把甄别、选拔功能放在位,培养夺取的考生,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论高低,以升学率定输赢至今仍为学校教育的顽疾。新课程要把传统课程价值的扭曲修正过来,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为本放到压倒一切的位置。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