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来源:中公陕西教师招聘考试网 时间:2020-05-25 20:21:47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概念:人的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顺序性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质变到量变的连续不断发展的过程。
特点:不可逆、不可跨越;强调方向性
教学启示:
教师应该按照个体发展的顺序进行是教,做到循序渐进。
关键词:由……到……;从……到……
例子:1.盈科而后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
3.不可拔苗助长,不可陵节而施;
4.学不躐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概念:人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要矛盾。
心理学家将人的发展氛围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其中,少年期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疾风骤雨)”。
特点:每一阶段特征不同。
教学启示:
由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体现出阶段与阶段的不同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学的要求及内容方法等方面,不能够搞“一刀切”,还要注意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关键词:……的特征。
例子:1.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2.小学教育成人化;
3.幼儿教育小学化;